加蓋公章的空白合同與公司的法律責任110
轉載:云嶺行政律視野 鏈接: https://mp.weixin.qq.com/s/3qLOCUr79j0CLERgNLKmLg 公司是商業活動的主體。為追求商業效率,在公司之中尤其是業務部門會存在著提前加蓋了公章的空白合同。員工利用或者是工作期間利用職務之便取得的蓋章合同,又或者是離職之后沒有交還給公司的空白蓋章合同,私下與公司以外的第三人簽訂合同,并私自接受合同相對人的履行。那么公司是否應該承擔法律責任?這種情況下的公司責任與表見代理制度有密切關系。 1、何為表見代理 表見代理見于合同法的規定?!逗贤ā返谒氖艞l規定,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以公司名義訂立合同,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該代理行為有效。 表見代理是指雖無代理權但表面上足以使人相信有代理權而需由公司負授權之責的代理。表見代理的代理權有欠缺,本來屬于無權代理,因公司的行為造成表面上使他人相信有代理權存在,在善意相對人的信賴利益和公司利益之間,信賴利益涉及交易安全,較公司利益更應保護,因此,表見代理發生有權代理的效果。 認定是否屬于表見代理,主要從以下構成要件分析:一是行為人以公司的名義與相對人實施“代理”行為。如果行為人不是以公司的名義實施了“代理”行為,則不構成表見代理;二是客觀上必須具有使相對人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情形,也就是公司有作為或者不作為實施某種表示,使相對人根據這一表示足以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如交付印章給行為人保管,或者把蓋有印章的空白合同交付行為人,行為人以公司名義與第三人訂立合同時,根據行為人握有公司印章的事實,即可以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三是相對人系基于善意且無過失,而信賴行為人有代理權。 表見代理成立的法律后果是表見代理中的“公司”成為合同的當事人,承擔合同的權利義務,并對相對人負責。而表見代理中的“代理人”則從合同關系中脫離。合同的權利義務關系與“代理人”無關。因此,表見代理如果成立,那么公司需要對合同相對人承擔法律責任,承擔全部的法律后果! 2、公司蓋章的空白合同成立表見代理的關鍵因素 代理制或經理制是現代公司運作的基本模式。根據公司法及現代公司理論,公司中除法定代表人外,其他的高管、員工等在對外以公司名義行為時,均是作為公司的代理人而存在。員工與公司之間建立的是委托代理的關系,其行為的法律效力歸屬于公司。這也是現代公司治理的“經理人”理論基礎。公司是通過法律賦予人格特征的“法人”,與自然人相比,公司產生并實現自身意志的方式,是通過其內部的組成機構及人員通過系統化的運作方式而實現。因此,代理人制度是公司得以存在的基礎性法律制度之一。代理人制度要求公司向員工做出明確的授權使之能夠順利開展業務;員工也必須在取得公司授權的情況下,才能夠以公司名義對外開展業務。 表見代理要求行為人具有合法授權的外觀。授權行為是公司意志轉化為具體行為的方式之一。公司的意志由公司的決策機構產生并對外發布。根據法律規定及商業實踐,公司對外的意思表達,在外觀上應當加蓋公司公章、合同專用章、財務專用章或者公司法定代表人簽章。以上外觀條件傳遞出的意義是:相關法律文書的內容或行為是經過公司決策機構審議并經章程規定的表決方式通過的公司意志,是公司本身的行為。公司內部印章沒有這樣的法律效力。內部印章僅具有在內部使用,證明公司內部組成機構之間相互職權職責的作用。員工憑借公司授權,代表公司與相對人開展業務活動。 表見代理中的行為人并不具有真實的公司授權。在表見代理中,行為人一方主觀上必然屬于惡意。其惡意表現為明知沒有代理權或者超越了代理權而隱瞞真相,誘使善意相對人簽訂并履行合同。根據合同法的規定,表見代理的行為人不具有真實的代理權,可能是無權代理,也可能超越了代理授權的范圍。一方面,如果行為人具有真實的代理權,那么發生的就是真正的代理行為,無需法律另行規定。另一方面,表見代理制度的法律意義是為了保護善意相對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因此,表見代理的行為人雖然具有合法授權和授信的外觀,但是不具備真實的授權。 相對人屬于善意第三人。相對人因行為人提供的具有有權代理外觀的證明材料,而對其產生合理的信賴,對合同能夠順利履行產生了合理的可得利益預期期望,并為此付出了簽訂合同和履行合同的成本。善意相對人在盡到謹慎注意的義務沒有過失的情況下,不應當自行承擔損失。行為人所在的公司因管理不善或其他原因,導致給與了行為人具有代理權的外觀性證明材料,具有過錯,應當承受相應的法律后果?!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在審理經濟糾紛案件中涉及經濟犯罪嫌疑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四條規定,個人借用單位的業務介紹信、合同專用章或者蓋有公章的空白合同書,以出借單位名義簽訂經濟合同,騙取財物歸個人占有、使用、處分或者進行其他犯罪活動,給對方造成經濟損失構成犯罪的,除依法追究借用人的刑事責任外,出借業務介紹信、合同專用章或者蓋有公章的空白合同書的單位,依法應當承擔賠償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被害人明知簽訂合同對方當事人是借用行為,仍與之簽訂合同的除外。 因此,表見代理允許善意第三人根據自己的謹慎審查的結果及合理信賴,認定與之交易的對象是行為人所在的公司,并要求該公司承擔合同義務。無論公司與行為人之間的法律關系實際上是怎樣的情況,均不影響善意第三人的請求權。 3、公司關于表見代理不成立的抗辯 關于表見代理不成立的抗辯理由,依然需要與表見代理構成的要素密切聯系起來。 相對人不屬于善意第三人的,表見代理不成立。相對人主觀上具有惡意。相對人明知行為人沒有代理權或者超越了代理權而仍然與之簽訂合同的,不構成表見代理。對于所簽訂的合同,根據《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的規定,相互串通損害他人利益的合同無效。相對人未盡到謹慎注意的義務,具有重大過失。這里需要簡單對一般過失與重大過失做一定的區分。一般過失與普通人的注意義務相關。所謂普通人的注意義務是指根據一般人的生活經驗而應當提高注意的義務。比如公章,一般人應當知道合同上是否加蓋了印章。但不能要求一般人僅憑肉眼即能夠分辨出該枚公章的真偽與特殊用途。重大過失是指根據職業規范、商業經驗等而應當保持的注意義務。同樣比如公章,作為職業商人,應當能夠準確地區分清楚公章、合同專用章、法定代表人章、內部部門用章等不同印章的效力、功能和用途。如果相對人只存在一般過失但沒有重大過失的,那么相對人對行為人所虛構的代理授權產生了法律保護的合理信賴,表見代理成立。如果相對人存在重大過失,屬于未盡到謹慎注意的義務。這種情況下不構成表見代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在審理經濟糾紛案件中涉及經濟犯罪嫌疑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四條規定中的但書部分,也明確地規定了相對人惡意的情況下,公司不承擔賠償責任。 行為人的合法授權外觀不符合法律規定或商業慣例的范式。這一抗辯理由與上一條抗辯理由是同質異面、相互補充的關系。如果行為人使用公司內部用章,或者使用約定俗成以外的交易方式,又或者采取與其他正式合同約定內容相抵觸的方式與相對人交易的,則一般不構成表見代理。因為其形式不滿足公司日常對外開展經營活動的基本要求與形式。因此,不能直接推定為公司形成了某種交易的意思,也不能直接從外觀推定行為人具有公司的合法授權。沒有公司合法授權的外觀,表見代理無從說起。 4、表見代理成立之下公司的救濟 表見代理成立的,公司承擔全部的法律后果。僅就表見代理制度而言,公司似乎成為了唯一的受害人。那么公司應當如何尋求法律的救濟? 對于公司在職員工,其與公司之間的法律關系是勞動關系,依照勞動法等法律的規定調整公司與員工之間的法律關系。員工使用蓋章的空白合同謀私利,損害了公司利益的,屬于不能履行職務或者履行職務不當的行為。公司可以依照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要求該員工承擔法律責任,包括:解除勞動關系、賠償公司經濟損失、為公司恢復名譽等形式。 對于已經離職的員工,其與公司之間沒有直接的法律關系。如果離職員工利用工作期間所獲得的蓋章合同與他人交易,損害了公司利益的,公司有兩種方式可以追究其法律責任。其一,根據勞動法追究其離職后的違反勞動法律義務的法律責任。離職員工利用工作期間的便利,獲得公司蓋章的空白合同,在離職時沒有及時交還公司,也沒有及時銷毀,反而利用該合同與第三人進行交易。其行為屬于在職期間履行職務不當的延伸??梢砸勒談趧臃勺肪科浞韶熑?。其二,根據侵權法律追究其侵權責任。離職員工所掌握的公司蓋章合同,應當屬于公司的商業秘密。即使沒有簽訂相關的保密協議,離職員工依然有一般人的保密義務,即不得擅自使用該合同的義務。離職員工與第三人交易的行為,顯然違反了該保密義務。一方面離職員工通過不正當的交易行為獲得了個人的利益,另一方面又迫使公司為其行為承擔了法律后果。因此,離職員工利用公司空白蓋章合同與第三人交易的行為,侵犯了公司的合法財產權益。公司可以依照侵權法律追究其侵權責任。 公司以外的第三人利用公司空白蓋章合同或者其他具有合法授權外觀的法律文件與第三人交易,造成公司損失的,公司可以通過追究侵權責任的方式,尋求法律救濟。 除開民事法律的救濟以外,行為人的行為如果觸犯刑法的,公司有權根據刑法與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向公安機關提出控告和舉報,以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 總而言之,公司建立完備的公章使用與合同管理制度,并嚴格落實,是預防空白蓋章合同法律風險的最佳途徑,沒有之一。
(佑成 法務部)2021.05.10. |